【備忘錄】2009 Taipei Film Festival_以同志紀錄片取勝卻想不出關連性的片單


天啊!第十一屆的2009 台北電影節(11th Taipei Film Festival 2009)片單竟然在不知不覺中公佈了!照慣例因為遠在台北國所以本小爺看不到,只能含淚整理(嗚)。然後照慣例是,影展又繼續被資深影迷們罵了,而且罵得很精彩,令人期待(喂XD)!

今年因為是柏林圍牆倒塌二十年,所以影展以「柏林」為單一主題。但宣傳海報只剩臺灣象徵的蝴蝶(去年也只有蝴蝶),德國小熊可能忙著撲蝶所以暫時不在位置上(笑)。有趣的是,今年要不是選了專門拍攝同志議題的紀錄片導演Rob Epstein(勞勃‧伊普斯汀),片單中LGBT相關的元素真是少得可憐!但問題是,美國出身的Rob Epstein跟柏林有什麼淵源嗎(不會單純到因為他拍過【Paragraph 175】吧)?選了他不一起選Jeffrey Friedman又有什麼,呃,八卦嗎(←露出只想聽這部份的嘴臉XDD)?

不過還是想小小抱怨一下官網,話說不知為何官方網站經常失靈,常常在分類細目下卻看不到右側邊欄的內容,偏偏又沒有完整的清單,真討厭,又不是每個人都住在台北然後都拿得到手冊啊~(爆走)。幸好有好心的網友整理了〈2009年11屆台北電影節(6/26-7/12)〉,一清二楚詳列今年138部參展電影,超讚(嗚嗚嗚,我錯怪主辦單位了,其實有,就放在Screening Schedule這裡,勉強這種也算是完整清單吧...Orz...但我還是常常在各分類下失靈跑不出右側的java啊)!

目前官方正在舉辦徵求部落客參與試片寫心得的活動〈部落格電影達人 寫手召集令〉,感興趣的客人不妨上官方部落格一覽。至於今年的影展將於2009年6月26日至7月12日盛大展開,城市電影護照首賣會將在5月23日於台北光點開賣。

以上,報告完畢。



今年LGBT相關的影片一共13部,扣掉4部紀錄片,男同與女同的部分分別是4:5,不過其中男同有2部明顯只是GRT類型(亦即只因有男同角色就被我列入了),女同部分則有2部...很微妙(笑)。整體來說,唯一跟德國有關的新片是台德合作的女同片【Ghosted】(曖昧, 2009),除此之外完全沒有令人驚喜的同志新片。

真正讓人感興趣的部分反而是「拉美小輯」這部份,和一堆有趣的新片相比,當中的男同新片【Rabioso sol, rabioso cielo】(一半豔陽,一半藍天, 2008)反而不那麼吸引人(笑)。至於重頭戲紀錄片部分,雖然主辦單位搭【Milk】(自由大道, 2008)順風車選了Rob Epstein的作品,但仍不能掩DVD隨處可租(甚至視聽中心搞不好都可以免費看到)的事實。比較令小爺好奇的是,即便把Rob Epstein當重點發揮,選1977年的【Word Is Out】和1986年的【The AIDS Show】這種年份老到一般人根本找不到的作品,票房會比較差嗎?

說到跟柏林有關的同志紀錄片,小爺我倒是比較想看2009年的【The Good American】。紀錄片主角Tom Weise在15年前離開柏林前往美國紐約,多年後再次回到德國,卻發現柏林早已人事已非,更別提同志文化的變化,亦給予他再一次的衝擊。故事的爆點當然不止這樣。事實上,Tom Weise在美國是非法移民,而且本身還是HIV+的帶原者,至於他在美國賴以維生(而且搞得不錯)的事業,竟是和伴侶Jeffrey Davids同開的同志情色網站rentboy.com。紀錄片導演Jochen Hick隨著Weise被迫回到柏林舉辦「HustlaBall」的10週年慶祝活動(呃,Weise藉這活動選旗下的「伴遊」小帥哥們,小孩子聽不懂就不要亂問啊...╮(﹀_﹀")╭...),一路跟拍、訪談,透過肉體呈獻現代柏林的同志樣貌。【The Good American】同樣參加了2009 Berlin Film Festival,感興趣的客人不妨參觀參觀官方網站,或是續追這個列滿紀錄片相關受訪人員的網頁

不過,這次Taipei Film Festival選入的4部紀錄片,依舊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作品,如果你未曾聽聞,千萬不要錯過喔!

城巿 - 典藏柏林


Coming out / 出櫃宣言 (東德/1989)
by 海納.卡羅(Heiner CAROW,1929 - 1997)
IMDB + TFF官網

獎項:
1990年 柏林金熊獎+泰迪熊獎
2006 柏林影展

TFF官網上說【Coming out】是東德史上唯一一部同性戀電影,我對這片印象還滿深刻的,4年前(天啊?4年前?)還寫了一篇〈【放映室】Coming out_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沈默力量〉,非常喜歡最後收尾前的出櫃橋段,以及最後騎腳踏車過街的場景(看得出來當時這裡真的是寫給自己看的,既不用簡介太多故事,也好愛用反問句問自己,超自Hi的...( ̄ c ̄)y-~...)。


Sonnenallee / Sun Alley / 搖滾東柏林 (德/1999)
by 李安德.豪斯曼(Leander HAUSSMANN)
IMDB + TFF官網

獎項:
1999 德國聯邦政府最佳劇本獎(原著)

Thomas Brussig(湯瑪斯‧布魯希)的小說《Am kuerzeren Ende der Sonnenallee》改編,希代之前曾發行過他的《11月9日勃起》,那本書也有同名電影【Helden wie wir】。至於【Sonnenallee】嘛,我覺得應該只是有一兩個角色為同志的那種多線戲碼(記得是女同志+易裝)。


Aimée & Jaguar / 艾美與亞歌 (德/1999)
by 馬克斯.法貝爾布克(Max FÄRBERBÖCK)
IMDB + TFF官網

獎項:
1999 柏林影展銀熊獎最佳女主角
2000 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納粹時期的女同片,納粹這關鍵字總讓人覺得疲憊。【Aimée & Jaguar】改編自Erica Fischer的同名作品《Aimée & Jaguar. Eine Liebesgeschichte, Berlin 1943》,真人真事所寫成的回憶錄式小說。因為當年美國精裝版的封面很帥氣,所以我就放棄DVD封面了(爆←不過德版精裝也是有親吻啦,我承認我猶豫好久)。故事是非常讚的猶太裔女間諜Felice(別稱美洲豹,好酷)與人妻Lily相戀的故事,敘事者則是美洲豹前女友Ilse(她同時也是Lily家女傭),屬於二戰烽火兒女情。我覺得最有趣的是,〈《艾美與賈各》Aimee and Jaguar〉〈Movie‧Aimee and Jaguar〉這兩篇中文影評不約而同都提到電影裡四人打牌談愛情時說的那句「抓住現在,抓住現在!」。愛情究竟在乎的是天長地久亦或是曾經擁有呢?還是說,它更像〈木棉道〉這首歌說的,季節過去就謝了?(←這樣聯想應該不算太老吧XD)


Paragraph 175 / 一七五紀事 (英/德/美/2000)
by 勞勃‧伊普斯汀(Rob EPSTEIN),傑佛瑞‧佛瑞德曼(Jeffrey FRIEDMAN)
IMDB + TFF官網

獎項:
2000 柏林影展泰迪熊獎、費比西獎
2000 日舞影展最佳導演

納粹時期紀錄片,有出DVD,翻成【活著是為了證明】。我覺得很好看,不過這也得看大家喜不喜歡看紀錄片啦。主要描述1871年德意志帝國制定了刑法第175條「不正常通姦法」,希特勒上台後得以藉此幫同志標上粉紅三角,送入集中營。Rob EpsteinJeffrey Friedman這對搭檔之前較為人所知的作品是1995年的紀錄片【The Celluloid Closet,電影中的同志】


Mädchen in Uniform / Maedchen in Uniform / 穿制服的女孩 (德/1931)
by 萊昂蒂娜‧莎崗(Leontine SAGAN,1889 - 1974)
IMDB + TFF官網

獎項:
1932 威尼斯影展

女同片,但有座談!TFF官網說這是「德國第一部正式在院線上映的電影,也是第一部同志電影」,不過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是,這部片曾兩度被改編。第一次是匈牙利導演Géza von Radványi於1958年重拍同名電影【Mädchen in Uniform】,主演的是當時的人氣女星Romy Schneider(羅密‧施奈德);第二次則是美國導演Katherine Brooks於2006年重拍,這部臺灣有發,翻成【Loving Annabelle,戀戀師生情】。雖然此次改編獲得不少同志影展獎項,但我非常建議大家收看Orange大人的文章〈Loving Annabelle〉後再做決定要不要租2006年版,消費心態不可取啊。


城巿 - 摩登德國


Ghosted / Ai-mei / 曖昧 (德/台/2009)
by 莫妮卡‧楚特(Monika TREUT)
IMDB + TFF官網

獎項:
2009 柏林影展
2009 香港電影節

很有趣的德國女同志新片,跟臺灣有關。TFF官網說是「導演莫妮卡‧楚特首部台德兩國共製劇情長片」,備有座談,看起來不錯,所以小爺刻意選了顏色明亮的海報,捨棄了有寫中文的晦暗版海報(爆)。因為有詳細的中文簡介,就不多聊了。這片看來會上院線?


拉美小輯


Rabioso sol, rabioso cielo / Raging Sun, Raging Sky / 一半豔陽,一半藍天 (墨西哥/2008)
by 朱利安.赫南德茲(Julián HERNÁNDEZ)
IMDB + TFF官網

獎項:
2009 柏林影展泰迪熊獎(Best Feature Film)

TFF官網說這片是「融合費里尼般的《愛情神話》,以及蔡明亮式的敘事風格,打造專屬同志的當代酷兒神話」,看到本小爺絕對看不懂片的關鍵字了,跳過(爆)。好啦,導演Julián Hernández先前的作品有不少都與同志相關,如2003年的【Mil nubes de paz cercan el cielo, amor, jamás acabarás de ser amor,A Thousand Clouds of Peace】、2006年的【El cielo dividido,Broken Sky】,這兩片的風格嘛......就真的很,呃,蔡明亮式(笑),都是敘事舒緩的藝術電影風格,所以都不是鄉下歐巴桑的菜(茶)。不知我刻意選了一張姿勢一百分的圖,會不會有加分效果?科科(←票賣得好主辦單位也不會給你錢啊先生XD)。


觀摩 - 城巿物語


Bellamy / 貝拉米犯罪事件簿 (法/2009)
by 克勞德‧夏布洛(Claude CHABROL)
IMDB + TFF官網

獎項:
2009 柏林影展

本小爺的菜。但可別以為是犯罪推理類型我就納進來了呦,至少,戲裡有一對同志伴侶啦(←西地,這時候你可以囧臉了)。小帥哥Yves Verhoeven在片中飾演同志牙醫,有鬍渣(喂XD)。不過這片的重點應該是導演Claude Chabrol已經80歲了,這會是最後一部作品嗎?

根據〈Bellamy Movie Review Sky Movies〉〈Bellamy Movie Review From The Berlin Film Festival〉這兩篇劇評,看來編劇筆下的同志角色不怎麼理想(尤其是第二篇,還用了most cliché character這樣的形容詞...囧rz)。
Bellamy is not on such good terms with his hopeless step-brother Jacques (Cornillac), a drunken kleptomaniac who helps himself to 2,000 Euros while they’re all having dinner with a couple of gay friends.

The crime story, with its twists and turns, is neatly resolved but is only an excuse to delve into the world of Bellamy, a man who loves his wife unconditionally but who has a love-hate relationship with his drunkard brother (Clovis Cornillac), and who finds his work a lot more interesting than socializing with the town’s gay dentist (Yves Verhoeven, playing the film’s most cliche character) or going on a holiday somewhere far off. Indeed, it would not be much of a stretch to see in Bellamy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kaholic helmer himself.



競賽 - 台北電影獎 (劇情長片類)


渺渺 / Miao Miao (台灣/2008)
by 程孝澤(CHENG Hsiao-tse)
IMDB + TFF官網

獎項:
2008 釜山影展
2008 香港亞洲電影節開幕片
2009 柏林影展 Generation 14 Plus 競賽單元

之前看過導演的想法〈渺渺導演:我一直很清楚,我不夠格拍同志片〉,感覺頗佳,看過電影後,雖覺這是一部演員演技青澀(范植偉你不要再一臉屎面了!這樣下去就跟木村拓哉一樣,來去就只會那一招啊...(╯‵□′)╯︵ ┴─┴...)、對白過於文藝腔的電影(還是說,本小爺交友不甚,平常和朋友的對話都只有幹、賤和去死啦?嗚嗚嗚...),但劇本我倒是覺得寫得很誠懇,譬喻亦佳,有達到導演想表現的:一部關於愛的電影

【渺渺】的類型則屬於台灣導演近來屢有斬獲的「為青春切出一道出口」的青春期詩意小品,舒緩的節奏搭配色澤飽滿的畫面,甜蜜中帶著苦澀,還不錯。劇中提及美國垮掉一代旗手Jack Kerouac筆下著名小說《On the Road》時,清楚點出劇中「收集過去的影子 vs. 為將來的回憶而努力」這兩類角色在感情上的態度差異,收尾前用了陳綺貞的〈旅行的意義〉,感覺真好(但音樂出現的時機幾乎都是災難,說來就來,說斷就斷,比觀眾更不願融入劇情中XD)!

至於同志的部分嘛......雖然新聞爆過料,但我還是閉嘴不講好了。只能說,我會覺得【渺渺】屬於青春期轉大人電影,只是剛好圍繞著同志間的感情。因為正式海報小爺不喜歡,所以刻意選了一款我覺得最能展現17歲味道的海報(好啦,另一部份則是因為小璦這角色設計得很討人喜歡,所以我要放她最開心的樣子。真希望哪天在感情路上「長大」的那天,有人來陪我喝「大人的酒」,我已經陪很多人喝過這款口味了啊~)。有興趣的客人不妨上官方部落格逛逛,或是進戲院支持一下國片喔!


焦點導演


The Celluloid Closet / 電影中的同志 (美/英/法/德/1995)
by 勞勃‧伊普斯汀(Rob EPSTEIN),傑佛瑞‧佛瑞德曼(Jeffrey FRIEDMAN)
IMDB + TFF官網

獎項:
1996 柏林影展泰迪熊獎
1996 日舞影展言論自由獎

真有趣,上面才提到這片而已呢!沒想到今年的台北電影節居然順手加映?後來仔細看才發現,啊!因為今年台北電影節把Rob Epstein(勞勃‧伊普斯汀)選為焦點導演啦!

這部紀錄片我覺得滿好看的(有收李安當年的的【囍宴】喔),主要是依據專門研究同志電影的經典著作《The Celluloid Closet,膠捲衣櫃》為藍本,並訪問了許多對同志友善的演員如Tom Hanks, Susan Saradon, Whoopi Goldberg, Lily Tomlin等,親述其所見所聞。大家不要錯過!


Paragraph 175 / 一七五紀事 (英/德/美/2000)
by 勞勃‧伊普斯汀(Rob EPSTEIN),傑佛瑞‧佛瑞德曼(Jeffrey FRIEDMAN)
IMDB + TFF官網

獎項:
2000 柏林影展泰迪熊獎、費比西獎
2000 日舞影展最佳導演

上面提過了,所以就這樣。


Common Threads: Stories from the Quilt / 人人手中線:愛滋拼布的故事 (美/1989)
IMDB + TFF官網

獎項:
1990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1990 柏林影展 Interfilm 大獎

因為這部紀錄片是以AIDS為關鍵字,所以...我沒有很認真看完(爆←不然客人您推薦這關鍵字下歡樂愉快的影片嘛,你說啊你說啊)。【Common Threads: Stories from the Quilt】為Rob Epstein和Jeffrey Friedman這對搭檔拿到第二座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項,影片中裡負責主述故事的聲音是Dustin Hoffman(達斯汀‧霍夫曼),負責配樂的則是獲得十次艾美獎的黑人爵士歌手Bobby McFerrin(1950-)。McFerrin於1989年組了一個純人聲的十人團體Voicestra,並在當年發行了一張專輯《Medicine Music》,其中A面最後一首(第五首)歌〈Common Threads〉就是這部紀錄片的同名主題曲。這首歌很溫柔,很好聽,後來也成了愛滋公益廣告常見的歌曲,感興趣的客人別錯過上面的油兔連結。


The Times of Harvey Milk / 哈維米克的時代:邁向自由大道 (美/1984)
by 勞勃‧伊普斯汀(Rob EPSTEIN)
IMDB + TFF官網

獎項:
1985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1985 日舞影展評審特別獎
1985 國際紀錄片協會最佳記錄片

Rob Epstein從19歲起便從事紀錄片副導演的工作,熬了多年終於以【The Times of Harvey Milk,哈維米克的時代】獲得第一座奧斯卡獎。此時的Jeffrey Friedman雖然還不是搭檔,但據聞Friedman在這片中擔任幕後製作的工作。所以,算得上是兩人的結緣作?

前陣子因為【Milk】的關係,小爺一路從Randy Shilts(藍迪‧席爾茲)的《The mayor of Castro Street : the life & times of Harvey Milk,同性戀平權鬥士:卡斯楚街市長哈維.米爾克》複習至Rob Epstein的【The Times of Harvey Milk】,說實話,最後看Gus Van Sant【Milk,自由大道】反而覺得好煽情。加上當時一海票人拼命「有感而發」地書寫和平、奮鬥、救同志的動感宣言,老實說看到我都累了。如果【Milk】這部電影真的給了你那麼多的啟發,讓你知道你可以在各個位置上為同志族群出一份心力(畢竟不是人人都關注政治這檔事),那麼,請記得要持續,而不是走出電影院的時後喊兩聲爽就可以了。

好像離題太嚴重了(笑),趕緊回來。記得當時聞天祥老師在2009年3月份的《世界電影雜誌》寫了一篇〈【自由大道】與【哈維米克的時代】〉,我覺得不錯看,也正好為這個小分類畫下句點(A!剛好也是這篇文章結束的時刻耶)。


其他想看的片


  • 陽陽 / Yang Yang (台灣/2009)
    by 鄭有傑
    (IMDB + TFF官網

    TFF官網說這片是「李安的『推手計畫』第一炮」,但因為是轉大人戲碼,所以想看。或許得先把導演鄭有傑上一片【一年之初】找出來看再說。
  • La nana / The Maid / 女僕 (智利/2009)
    by 賽巴斯丁‧西瓦(Sebastián SILVA)
    IMDB + TFF官網

    心機舊女僕 vs. 純真小白兔?完全就是我的菜啊!
  • Talentime / 戀戀茉莉香 (馬來西亞/2009)
    by 雅絲敏.阿莫(Yasmin AHMAD)
    IMDB + TFF官網

    我猜應該是典型的亞洲式親情+友情戲劇,溫暖類型。最近對人生苦痛的接受度真是越來越低了,好鴕鳥啊我...Orz
  • Acne / 豆花男之吻 (烏拉圭/阿根廷/墨西哥/西班牙/美/2007)
    by 費德里克‧維羅吉(Federico VEIROJ)
    IMDB + TFF官網

    繼續上妓院轉大人(爆)。
  • Conozca la cabeza de Juan Perez / Meet the Head of Juan Perez / 好戲開鍘 (墨西哥/2008)
    by 艾米里歐.波特斯(Emilio PORTES)
    IMDB + TFF官網

    重點是「B級荒謬又魔幻」這幾個關鍵字。
  • Rain / 小雨來的時候 (巴哈馬/2008)
    by 瑪莉亞‧歌芬(Maria GOVAN)
    IMDB + TFF官網

    這次不止轉大人了!還有女性自身的成長!
  • Eid milad Laila / Laila's Birthday / 蕾拉過生日 (巴勒斯坦/突尼西亞/荷蘭/2008)
    by 拉希德‧馬什拉維(Rashid MASHARAWI)
    IMDB + TFF官網

    我喜歡「事件突發的一天」這種架構。
  • Der Knochenmann / The Bone Man / 人骨旅店 (奧地利/2009)
    by 沃夫岡‧曼寧伯格(Wolfgang MURNBERGER)
    IMDB + TFF官網

    重點是奧地利犯罪小說家Wolf Haas,他目前共出版8本小說,其中有6本是Brenner-Krimis (Handlungsorte)系列,【Der Knochenmann】即為Haas親自改編B-K 系列第二作《Der Knochenmann》的作品,其他改編成電影的尚有系列第三作【Komm, süsser Tod】 (2000)、第四作【Silentium】 (2004)和第六作【Das ewige Leben】 (2011),他自己也會在電影裡頭出現(笑)。

    大陸新星出版社去年一口氣丟出5本他的作品(B-K #01的《Auferstehung der Toten,死者复活》、B-K #03的《Komm, süßer Tod,甜蜜的死亡》、B-K #04的《Silentium!,修道院碎尸案》、B-K #05的《Wie die Tiere,奥格腾公园谜案》和獨立作《Ausgebremst,紧急刹车》)。光是找出原名我就快死了,大陸網頁真是吝於搭配歪國人字眼(嘆)。不過大陸翻譯的推理小說大部分譯筆都不好,古典推理勉強還能看,冷硬或犯罪就真的不行了。


  • The Yes Men Fix the World / 沒問題俠客 (美/法/2003)
    by 丹‧奧爾曼(Dan OLLMAN),莎拉‧普萊斯(Sarah PRICE),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
    IMDB + TFF官網

    紀錄片,看起來超好笑。我好愛TFF官網那句「正義有理,惡搞無罪!他們正是『沒問題俠客』!」這句口號。
  • The Yes Men Fix the World / 沒問題俠客修理世界 (美/法/2009)
    by 安迪‧畢裘邦(Andy BICHLBAUM),麥克‧波南諾(Mike BONANNO),科特‧恩費爾(Kurt ENGFEHR)
    IMDB + TFF官網

    續上。
  • Kolme viisasta miesta / Three Wise Men / 愁男卡拉OK (芬蘭/2008)
    by 米卡‧郭利斯馬基(Mika KAURISMÄKI)
    IMDB + TFF官網

    中年男子的苦悶心事啊。
  • Wir sind schon mittendrin / Generation Undecided / 三十不立 (德/2008)
    by 艾爾瑪.蘇茨(Elmar SZÜCS)
    IMDB + TFF官網

    繼續中年男子的困惑之旅,差別這次有熟男裸奔(爆)。突然發現我的關鍵字好像困在某兩種時光中(嘆)。
  • Das eben ist eine Baustelle / Life Is All You Get / 沒問題人生 (德/1997)
    by 沃夫岡‧貝克(Wolfgang BECKER)
    IMDB + TFF官網

    【Good Bye Lenin!,再見列寧】導演拍列寧的前一部作品。我喜歡混亂人生最後終見曙光的戲碼,這部有關鍵字AIDS
  • Heiser Sommer / Hot Summer / 熱舞夏日 (東德/1968)
    by 喬西姆.哈斯勒(Joachim HASLER)
    IMDB + TFF官網

    歌舞劇。因為劇照看起來大家都笑得好開心,但最近我不是,所以想看。
  • 帶我去遠方 / Somewhere I Have Never Travelled (台灣/2009)
    by 傅天余(FU Tien-yu)
    (IMDB + TFF官網

    單純只是衝著「金鐘獎最佳編劇傅天余的長片處女作」而看,她出過一本短篇小說合集《業餘生命》。感興趣的話可以參觀她的中時部落格



相關新聞與部落格文章

  • 〈【備忘錄】2008 Taipei Film Festival_一點也不辛酸的片單〉
    內舉不避親的去年文章。
  • 〈2009台北電影節 偶像、大師作品雲集〉
    〈台北電影節 張榕容5部片入圍〉
  • 〈專題報導 -- 大師現身之城市物語〉

    而今年的台北電影節的大師導演,除了先前已經曝光的《凱薩琳布蕾雅之藍鬍子》(Bluebeard),以及主題城市單元中的德國導演群之外,今年也邀請到加拿大的代表性導演艾騰‧伊格言(Atom Egoyan)、芬蘭代表導演兄弟檔的哥哥米卡‧郭利斯馬基(Mika Kaurismäki),以及法國新浪潮推理大師克勞德‧夏布洛(Claude Chabro)三位的新作品一同來參加。
  • 〈2009年台北電影節國際青年導演競賽入選公佈〉

    本屆「國際青年導演競賽」有三部來自南美洲的入選影片,是前幾屆所未見的情況,像是來自智利的《女僕》、墨西哥去年贏得廬卡諾影展金豹獎的《我的寂 寞花園》和阿根廷的《火蜥蜴》等,其中《火蜥蜴》是一部帶有自傳性色彩的影片。火蜥蜴是一種南美洲特有的蜥蜴,生命力非常強,即便被砍斷手腳都還是會長出 來,就像片中與媽媽一起流浪,在不同嬉皮公社長大的小男孩,如何保護媽媽不受欺負,跌跌撞撞學習長大,像火蜥蜴一樣強韌不被打倒,是成長的重要課題!南韓A咖演員梁益俊根據親身經驗自編自導自演的《窒息暴戾》,130分鐘的暴力與髒話,震撼宛如韓國版《殘酷大街》,獲得2009鹿特丹影展金虎獎;新生代日本導演内藤隆嗣妙趣橫生的《不灯港》,展現新生代導演對日本社會特有的觀察與Kuso幽默,保證讓觀眾笑破肚皮。
  • 〈呵護2009台北電影節.山寨版主視覺正式登場〉
    〈呵護2009台北電影節.我的第1彈(呵護主題城市柏林)〉
    〈呵護2009台北電影節.我的第2彈(繼續呵護主題城市柏林)〉
    〈呵護2009台北電影節.我的第3彈(呵護焦點導演)〉

    影評人Ryan一系列的呵護系列,很好看!大家要跟小爺一樣持續追蹤喔。其中提到的【Westler】(East of the Wall / 跳東牆,1985)地位原來有這麼經典?這我倒是不知道(作筆記)。提到東西德元素,倒讓我想起另一部以東德懷舊為隱藏主題的德國同志愛滋片【Zurück auf Los!】(2000),這片亦呈現了大量的東西德交集,歌很好聽,是我很喜歡的歐洲同志愛滋片之一。

    柏林,可以是美學形式的,可以是政治人權的(號稱「世界自由窗口」),也可以是藝術人文的(知名音樂家很多),更可以是情慾自主開放的。游媽把柏林分成「典藏柏林」與「摩登德國」兩個部份,看得出來大多以女性、情慾(偏向同志)主旨來做選片方向,感覺非常自我設限,將整個城市的史觀給侷限住、給做窄,事實上這是在羞辱柏林與泱泱德國電影啊!

    說到性別(偏重同志)與情慾,在本屆台北電影節柏林專題中所佔比例相當重,可惜生性隨便的游媽把它湊得相當雜亂,明明是不錯的作品,被隨地排成一列之後,就是缺乏脈絡與連結。我尤其納悶,非常具有指標性地位講東西柏林同志之愛的《跳東牆》怎麼沒邀呢?當然,同樣是指標級的法斯賓達,卻只選了一部《第三代》聊備一格,也令人感到不解,難道《霧港水手》及前陣子甫推出全新拷貝的《柏林亞歷山大廣場》就這麼不入游媽您的眼嗎?或者該說您天生體貼,聽說光點「國民戲院」接下來要辦法斯賓達專題,就乾脆整個把法斯賓達放棄了呢(畢竟法斯賓達片子版權最貴了)?好吧,放棄法斯賓達情有可原,那來談談去年以色列專題被您放棄的阿莫斯吉塔如何?您可知道,他很多片子都跟柏林有關唷?他甚至還跟偉大的德國影后漢娜席古拉合作過,您怎麼不想邀一下呢?

    當然,我不會吝惜誇讚一下游媽您的確夠識貨,邀到了《艾美與亞歌》(有沒有考慮邀《Führer Ex》當成對照?),但怎麼不趁這機會好好向國內觀眾介紹一下本片導演Max Färberböck以及因此拿下柏林影展雙影后的瑪莉亞許瑞德和茱莉珂兒兩位優秀德國女星呢?他們三人最近恰巧都有新作品問世耶,尤其瑪莉亞許瑞德還跟前輩瑪格麗特馮卓塔一樣當上了導演!對了,想必游媽您應該很清楚,瑪莉亞許瑞德當年跟前男友Dani Levy總計合作過十一部作品(《殺手老媽》台灣「絕妙影展」上映過),Dani Levy在德國好歹也算個「咖」,您今次卻只用一部短片集錦《德國09》潦草帶過他,許多當代德國導演群更是就這麼被您湊數充算了,這根本是再一次「大補帖式」邀片策展法的完美展現!
  • 〈電影節?那是什麼,可以吃嗎?〉
    不約而同,真是有趣。

    雖然還沒看到完整片單,不過光是這個新聞稿就足以讓我下定決心今年絕對不買台北電影節票卷。理由?因為這些片如果想看都租得到也買得到,再不然之後也會上院線啊,何必硬擠時間出來然後搞不好還得去中山堂那個一點都不適合看電影的地方看片勒!或者,我們該好好想想的是辦影展的意義在哪裡?對我而言,影展很重要的功能在於挖掘不為人知的優秀作品、重新介紹年代久遠已被遺忘的經典之作、影史上的重要人物(例如卓別林)和事件(例如新浪潮);不論如何,我都覺得最基本要做到讓影痴看得很爽,手上拿著影展手冊不停盤算怎樣安排才能把想看片的都看到,這樣,才不枉稱之為影展哪!
  • 〈柏林圍牆剩下什麼?〉
    作家陳玉慧(Jade Y. Chen)的文章。
  • 〈50 Years of Jack Kerouac's On The Road〉
    樂評人陳德政寫於2007年的介紹文章。
  • 〈【渺渺】甜蜜中帶著微酸的青春電影〉
    〈【渺渺】 榮獲兩大重量級雜誌一致好評 全球市場看俏〉

    【好萊塢報導者】將【渺渺】與【藍色大門】相提並論,兩部電影處理的都是甜美中帶點苦澀的青少年三角習題,不過程孝澤導演在【渺渺】中更關注兩個女孩在邁向成年之前的青春最後一瞥。

    綜藝報在稱讚【渺渺】的同時,也順帶挖苦了這幾年台灣流行的同志青春電影,認為那些電影雖然處理年輕人的友誼與性向認同,卻只是導演瞪著自己的肚臍拍給自己爽的電影。【渺渺】的出現,終於跳脫了這種窠臼,卻依然具有吸引青少年觀眾的市場性。綜藝報認為【渺渺】是一部輕快明亮的電影,融合高中生的戀愛故事與同志情誼,以非常精良的拍攝技術呈現。但如果觀眾仔細思考,會發現這部電影並非表面那麼簡單。張榕容對情感的困惑拿捏得宜,不致流於通俗劇。柯佳嬿像一場夢一般的若即若離,卻正好反映了【渺渺】這部電影的氛圍。

Comments

  1. 今年真的不能在台北共襄盛舉了啊!我可是很愛紀錄片的耶,嗚嗚嗚...

    就別再嫌人家的片單了,至少去年好...+_+

    ReplyDelete
  2. 首先是你的網誌加裝了什麼功能嗎?從昨天開始,我(在辦公室的PC電腦上)開啟你的網誌便常常出現問題。像剛剛留言時就無端離線,留言就不見了。

    這片單令人眼花撩亂,也如你所說,許多片子我也都看過了,不然,也不難在一般通道上取得或觀閱,令人懷疑電影節的意義。但我最根本的懷疑是今年的主題,台北到底不是柏林啊!

    ReplyDelete
  3. To 土匪阿姐,
    呃...是這樣講沒錯啦,但也要看跟誰比啊!90分變91分和10分變11分是不一樣的,要在那麼廣闊的可能中只進步1分,後者難很多好嗎?XDDD

    所以妳今年不會去看了喔?

    To Maurice,
    沒啊,我最近怎麼有可能玩小玩意兒或改版型之類的?出現問題是怎樣的問題?是瀏覽器自己說有問題所以跳出對話框強迫你關掉它?還是就突然間自己關掉了?難道難道,我這被禁了嗎?(←興奮)

    還是說,留言後按下post卻沒反應,或是留言就這樣消失了?我自己不用IE,所以我一直沒遇過這些問題耶(←順便推廣一下Opera,這瀏覽器是我的心頭好)

    至於片單,我花了3天從IMDB和TFF官網逛完138片,心中真的只有「幹!忹爸又不可能去台北看」這樣的感想...(←其實我本來是想說,要是有好片就去台北順便找你玩,不過看來動力已經變成負的了)

    台北電影節似乎都以「城市」為對應主題,我覺得這概念其實滿好的。不過還是之前的片單比較令人懷念。

    ps.
    我剛試了一下,即使我選用google account,但故意打錯認證碼,瀏覽器自動重刷一次,留言也都還在耶。只會提醒你「Your request could not be processed. Please try again」。

    ReplyDelete
  4. 突然發現我漏了【帶我去遠方】裡有同志堂哥角色,週末再補寫完。

    ReplyDelete
  5. 對啊,就是是瀏覽器自己說有問題所以跳出對話框M,然後就突然就自己中斷連線、離開網誌了。我自己因為使用麥金塔,用了瀏覽器也不是微軟的。不過,你說的這個瀏覽器,之前你就介紹我用了,現在從新使用,果然覺得很方便,謝謝。

    至於那個好片假設,每次都是「順便」來台北看我,好傷心喔!就不能專程上來台北國喔?

    城市主題我是沒有意見,只是總覺得沒有發揮選片與主題關連性之特色。

    ReplyDelete
  6. 中西部可憐蟲5/22/2009 12:34:00 PM

    Dear SM,

    從以前就有問題想問你, 但真是難以啟齒
    問題就是....
    你從甚麼管道看到這些影片的阿!!
    恩, 尤其是 G 片... XD
    (對, 這就是我的問題, 不然你在想甚麼...:p)

    真的好佩服你, 很多片都是很難拿到的
    比如說你上面介紹的片
    很多連 Netflix (米國最大的網路租片通路) 都找不到
    更不用說是那些 G 片了
    怎樣才能像你一樣悠遊於 G 海之中呢??
    感覺你就像金庸小說中少林寺的掃地僧一樣深不可測阿

    ReplyDelete
  7. To Maurice,
    唉呀!你要考慮阿宅的心情啊,就是不喜歡出門才叫阿宅咩XD。而且台北國那麼遠,座個高鐵也要轉車來轉車去的,想到就懶了。

    至於這次的影展,我真的覺得影評人Ryan先生出手就是不一樣,記得去看人家的好文喔。


    To 中西部,
    這問題這麼難啟齒的話,那我也要很難啟齒地避答嗎(笑)?而且,你有看過這麼耽溺情色世界的花和尚可以當掃地僧嗎?XDDD 只是我不得不說,你根本沒認真看嘛!上面是影展的片單介紹,「看起來」比較難到手本來就是應該的,更別提你還假問片之名行討論G片之實(指)。話說回來,我比較好奇的是,北美百事達不是最大的租片網絡喔?

    早期我都是混論壇啊,然後養驢子。那時候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講法語的網友,幾乎每週都會壓新電影,後來私下聊過才驚訝地發現,媽呀!對方居然是60多歲的老先生!更有趣的是,他每天從比利時開車去德國上班,假日再回法國看媽媽,片子就是回法國時順道去開出租店的朋友家借來壓制的,很神奇喔!

    只能怪那時候我的啟蒙片太好了!他介紹給我的是當時新推出的法國2台電視電影【Juste une question d'amour】,從此之後我就知道,聽不懂歪果人的語言哪~有什麼關係,有帥哥滾床單就是好片(大誤)!這片前前後後我看了好幾次,後來還自己翻了中字幕自Hi,網路上常見的第一個版本就是他壓制的。自此之後,才深深感到歐洲同志電影鴻門深似海啊。

    現在我不能用P2P,所以就只能靠好心的朋友和萬能的估狗大神啦!其實網路上免費空間的資源非常豐富,只是你得花點時間找而已,平均大概會慢2~4個禮拜,看片子熱門程度。至於想花錢租/買,或是慢慢找,就端看個人選擇囉。

    但我說中西部,你現在的重點應該是「湯巴再戰趴兔」吧?不然就另起爐灶啊!不然貧僧改敲碗也是會累的耶(傲驕狀)!

    ReplyDelete
  8. 今年游大媽的片單的確有進步 (去年被眾人批到爛 今年總不能繼續裝死吧?) 但拼湊的fu還是很重, 而且為什麼還是一直在中山堂那種不適合放電影的地方舉辦呀

    ReplyDelete
  9. 中西部可憐蟲5/26/2009 11:53:00 AM

    阿阿~~~ 放的煙霧彈被發現了嗎?
    我的確在假問片之名行討論G片之實阿
    (不行嗎?.... 來咬我阿...XD)

    SM 果然是神祕的少林掃地僧阿
    不但精通G片, 還能說法文並跟法國老頭搭訕...@@!
    而且不能用 p2p 還可以把各國 G片通通瞭然於胸
    那你叫我們這些能養驢子的人臉往哪裡擺阿!!
    來來,不要藏私,快告訴大家這些禁忌的網站哪裡找..;p

    對了,Netflix 是米國最大的虛體租片商店
    百視達是最大的實體租片商店
    但是近幾年 Netflix 有超越百視達的跡象
    畢竟米國人很懶,你要他們開這麼遠的車去租片
    殺了他們比較快啦!
    況且百視達的店面也不能裝下所有的片
    這樣比較起來, Netflix 的片比較齊全
    而且當要租害羞片的時候,網路租片這時候就顯現出它迷人之處了... 呵呵

    ReplyDelete
  10. 因為我要去浪跡天涯,影展這件事情只能看緣份~
    阿為什麼我最近每次開你網站開到一半都會斷線啊?難道這邊可開始走可遇不可求路線→其實你討厭我,對不對!?嗚嗚嗚...

    ReplyDelete
  11. To JP,
    這個我也不知,可能是有成本考量,或是游媽一口氣綁10年約愛台灣之類的?

    To 中西部,
    真的啊,我真的就只用google而已,就把想看的片名打進去,然後認真翻頁,要是找不到就等一兩個禮拜後(若我有想起的話)再來找一次。不能用P2P之後我都很隨緣了(攤手)。

    倒是米國租片這件事,百事達不是也有網站?而且我記得它有那種附信封袋之類的服務,就是看完裝袋投信箱,收到後它就會把你預約的下一片寄來的功能?

    不過我更好奇的是,百事達和Netflix哪家害羞片比較齊啊?XDD


    To 土匪阿姐,
    浪跡天涯!你要去哪一國?明信片~~(無恥伸←請問有郵寄各國多金好男人的服務嗎?XDDD)

    倒是你和Maurice都提到這件事,我剛用IE8試了一下,媽呀!果然會當!奇怪,我好久沒有亂加新功能了啊,怪咧...

    晚點來檢查看看。不然就當是這裡自動屏避使用IE的人,這樣一來就更可以走隨緣路線了,耶逼!

    ReplyDelete
  12. 你好呀~~
    看到自己的文章被放在我很敬佩的Ryan下面(羞)覺得好榮幸喔,謝謝你的賞識XD

    ReplyDelete
  13. 因為我很喜歡您那篇對影展想法的爽辣啊!算是大家一起呼應Ryan的「呵護」台北影展活動XDD

    不過Ryan真的很厲害,八小時的IMDB選片之旅真精彩!

    ReplyDelete
  14. 意外看到,自我記錄。
    〈【映演Q&A】《找一張床》06/29映後QA直擊〉

    時間:2009/06/29(一)19:30
    地點:中山堂中正廳

    Q1:電影最後寫說「獻給Johnny」,想請問Johnny是誰?
    A1:他是我一個很重要的朋友,但他已經不在這世上了。

    Q11:艾索的同志傾向,有沒有特別象徵意義?
    A11:也許艾索自己也不清楚他是否有同志傾向,但他在整部影片的過程當中,不斷地在尋找自己,而且我認為同志傾向在片中並不是那麼的重要。

    ReplyDelete

Post a Comment


1.留言時可用HTML標記如 <b>, <i>, <a>。
2.沒有OpenID或是Blogger帳號但還是想聊天?選用Name/URL即可輸入常用網路暱稱和你家網址(網址可不填),或是用Anonymous匿名罵俺也是可以啦XD。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聲機】Simplified message board

【放映室】5 Films Contre l'Homophobie_唯有同理、接納、認識並理解,才有消弭恐同的可能

【新鮮事】Do Itailians kiss all their staight mate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