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the label AIDS

【純手工】Blogs Clipping_網摘2008M04

有時候,當我們真的從另一個角度重新審視事情時,會不會震驚地發現,某些看似有理的說法,不過是一種自以為是的藉口罷了? 是的,我想說的就是 無套抽插(Bareback) 的G片。 我想,縱橫江湖20載的知名G片導演Chi Chi LaRue應當也感受到了這股無套抽插片席捲市場的威力了。一再強調「 Wrap It Up 」的他,終於又再次跳出來,拍了這支名為「 Safe Sex Is HOT Sex! 」的短片,強調安全性行為的重要性! 或許我們會說,看G片已經是最安全的一種性行為了!我看無套抽插關你屁事?但正如Chi Chi LaRue所言,幫助你達成、實現這些火辣性幻想的俊美猛男,可都是活跳生猛、再真實不過的俊美男人啊。 當哪天市場的競爭壓力大到一定的地步時,會不會因此有人被迫違反自己的底線,進而從事不帶套的性行為表演,就只為了滿足螢幕前的觀眾那1分鐘不到的射出高潮呢? 看著Chi Chi強調,當哪天他被迫要拍無套片時,也是他離開這圈子的時刻,雖然他最近的水準的確是不若以往,但還是令人感傷,不是嗎? 不要懷疑!以BBC2的新聞節目 【Newsnight】 所做的15分鐘專題為例,現今 英國 的G片市場,無套抽插片已經 高達60%的市佔率 了!難道這對年輕的觀眾來說,不會因此很理所當然地誤以為,做愛一定要無套才會爽?難道這樣的現象,跟年輕的異性戀小阿弟誤以為女生都跟日本AV女優一樣,非得男人強行暴力征服才會爽到吱吱叫一樣,是一種 愚蠢的負面教育 嗎? 值得注意的是,【Newsnight】的主持人在特集中訪問2007年 英國 三名因拍無套抽插片而感染AIDS,成了HIV+的當事者Craig,以及受此事件繼而感染者John Gadsby,卻呈現出迥異的態度。看著Gadsby小弟一臉輕鬆無所謂的態度,繼續拍片的他甚至強調生活總是有風險,一副及時行樂爽就好(不然你想要我怎樣)的心態,你真的不會心頭一驚,回頭檢視起那些曾和你無套滾床單的性事嗎? 凡是皆有因果。當你不斷伸手往無套抽插而去的時候,想想那些為了滿足你而犧牲,卻是你打心底喜愛的G星吧!真的,蝴蝶效應是很可怕的。 Safe Sex can be HOT Sex! It's UP TO YOU! Wrap It Up! 〈safesexishotsex.com〉 感興趣的別忘了到這活動的官方網站一覽,不僅有眾多網友的...

【純手工】Blogs Clipping_網摘2007M12

Image
這個月沒什麼想拿來當標題的新聞,真要算,該是Jude出櫃這件事吧! 不過我比較在意的是捐血導致其他人感染這個新聞。重點該是如何改進血液篩檢的過程,更精準而且更快速,而非對著數字挑毛病,論戰到底同/異性戀之間誰才是不可以捐血的人。 〈愛滋男空窗期捐血 致三人感染〉 高雄市一名年約三十歲的同性戀男子,九年來有多次捐血紀錄,推估可能在今年四月至七月期間感染愛滋,但七月三日捐血時,因血液篩檢愛滋病毒的空窗期,因而未被篩檢出來,導致有三名受血者遭到感染。 同志新聞(GLBT News) 〈周六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同性恋者反歧视游行〉 好特別喔, 菲律賓 居然在12月舉辦遊行,一點都不冷嗎?XD 〈賴斯是同志? 八卦比和會更熱鬧〉 〈「萊斯是女同志?」小報八卦撼動美政媒〉 Condoleezza是 美國現任國務卿 。整體來說,這則小報新聞我比較喜歡聯合,至少它點出重點,中時則是比較廣泛性的討論小報緋聞對政治人物的影響,而非集中在這則新聞上。 賴斯從不談論自己的私生活,她並非民選官員,性生活不曾成為選戰話題。但賴斯與反對同性戀的共和黨以及把同性戀視為罪的基督教福音教派交好,頗讓同志困擾。 〈八名男子称曾与美国参议员克雷格有过性关系或特别联系〉 〈茱蒂佛斯特出櫃 感謝另一半辛蒂〉 恭喜Jude!!! 茱蒂佛斯特公開出櫃,她首度在正式場合裡感謝交往14年的女友辛蒂柏納,除了給伴侶一個正式的「名分」之外,也正式坦承自己的同志身分! 〈吃了帕金森藥 他變小偷、同志〉 我覺得這樣的感覺很可怕說,完全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一名四十七歲、患有帕金森氏症的法國男子,因為服用一種含有多巴胺促動劑(dopamine agonist)成分的治療藥物,結果藥物副作用竟導致他變成了賭徒和小偷,甚至對同性產生「無法克制的慾念」。 〈Uruguay approves gay civil unions〉 〈拉丁美洲地区第一个:乌拉圭国会最后通过认可同性伴侣关系的法案〉 〈总统签署法案,乌拉圭新年之际将法律认可同性民事伴侣关系〉 2008年1月1日起生效。在天主教信仰的拉丁美洲國家中(Roman Catholic-dominated Latin America), 烏拉圭 允許異/同性戀可以註冊為公民伴侶,的確是很值得注意的一步。 上述法案同时承认同性伴侣和非婚异性伴侣关系的法律权利,包括配偶社会保险、配偶养老金福利...

【純手工】Blogs Clipping_網摘2007M11

Image
由於第一個愛滋病例是在1981年12月1日被診斷出來的,因此, 12月1日 被選為 世界愛滋日 ,以紅絲帶表示對HIV陽性者及與他們共同生活者的關懷與接納。 今年高雄市衛生局的女性衛生局官員當場示範「口戴保險套」,技驚全場。我覺得那個立意、出發點,甚至是之後的回答都很得體,可惜了後續的新聞報導。事實上,從報導裡看來,大家是針對「用口」這件事覺得新奇、不好意思,結果新聞標題一下,澆熄了衛生局官員一整個好意。唉。 不過大家還是要記得,不止這天要帶套套喔! 依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統計資料顯示,台灣自民國73年通報第1例愛滋病毒感染者,累計至今(96)年10月底止已有15,345人感染愛滋病毒,感染者發病成為愛滋病者共有4,177人。 高雄市累計至今(96)年11月23日止已有943人感染愛滋病毒,感染者發病成為愛滋病者共有265人。 以20-49歲的青壯族群,危險因子以毒癮者最多(38%),其次為同性戀(37%)、異性戀(21%)。 〈预防艾滋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愛白提供了《促进男男性接触者 性健康的同伴教育和外展教育 同伴和外展教育工作者参考手册》的下載,歡迎大家下載。 〈世界愛滋日宣導 南非舉辦演唱會 泰國推出牛仔褲保險套〉 〈世界愛滋日來臨的多方面檢討〉 〈防愛滋宣導 北縣市接力闖關〉 〈勇哉!高雄女官員示範口戴保險套〉 〈嘴戴保險套? 年輕人難接受〉 衛生局官員若無其事的說明:這是為了向男同性戀者宣導愛滋預防所必須,因為男同性戀者之間的性行為,有可能需要用到以嘴巴來戴保險套,衛生局人員要宣導,自己必須先熟悉。高雄市衛生局說不只官員要會,各個衛生所為了宣導也都要會。 同志新聞(GLBT News) 〈男女不同禮 英約克大學學生控性別歧視〉 沒錯沒錯,我也不喜歡《男人幫》。 約大平等機會委員會主任逸飛(Yvie Holder)則表示,新生福袋袋裡的東西,在文化及性別面向上,都不大適當;也很可能冒犯校園中的某些特定族群。前女性事務辦公室主任艾美博姬(Amy Burge)說:「男同志社群就不一定喜歡《男人幫》。」 〈Thailand's secret history〉 〈美保險公司拒保 泰男同性戀者提申訴〉 因為根據帕查拉的說法,美國人壽的政策是拒絕同性戀者的投保,而在向憲法會議提出申訴之後,憲法會議也將審視這件案子。 〈调查显示:七成家长可理解并接受儿女是同性...

【新鮮事】Love Life, Stop Aids. Use Condom!

Image
前幾天在BBC上看到一則令人覺得很訝異的新聞 〈HIV men 'having unsafe gay sex'〉 。根據 英國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倫敦大學學院,是繼牛津與劍橋大學後,英格蘭最古老的大學)在Manchester, Brighton和London地區抽樣調查2,640位男士中發現, 超過1/3感染HIV+的同志,在進行性行為的時候,居然不 戴 套! Some 18% of HIV negative men and 37% of HIV positive men said they had had unprotected sex with more than one partner in the past year. 這真是令人覺得很可怕的新聞,難道英國同志們都不知道AIDS是會 二次感染 的嗎? 所以啦,讓我們再一次鄭重地介紹這個 法國組織 由 瑞士聯邦健康局 和 瑞士愛滋協會 共同合作的 Love Life - Stop AIDS ,提醒大家, 做愛時要記得 戴 套套喔! 瞎米?你不認識 Love Life - Stop AIDS ?親愛的,你一定看過他們在2006年推出的 那支廣告 ---大膽而精細,一針見血地令人驚豔。如果不戴套做愛就像沒有穿防具的擊劍、賽車或是曲棍球賽,可想而知那有多危險。 所以啦,一方面看看過往的廣告(2005年的廣告風格差很多說。上面是他們請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 Renée Zellweger ,以及拍出 【Finding Neverland,尋找新樂園】 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的 Marc Forster 作為當年的代言人;下面是小爺我比較喜歡的版本...>﹏<...),以及2007年以餐室、浴室和臥室為主題的新廣告,提醒大家:「 如果你過往那光鮮亮麗或見不得人的性生活困擾著你現在的親密關係,麻煩上Love Life的網站吧! 」 只不過...好吧,我很好奇浴室那張,為什麼身邊圍繞的都是男生呢?嗯...是表示女生性生活很亂的話,你就要提醒男士戴套?還是說,這男生以前或現在偷吃的對象是男生,所以雙插頭的孩子更要記得戴套套喔? 嗯.....好啦,我是來亂的啦...( ̄ c ̄)y-~...想看1987年到2006年的各年度廣告,請按 〈Plakate und Inserate 19...

【裝氣質】《Breaking the surface,破水而出》

Image
Breaking the surface_1995 破水而出_1995 作者: Greg Louganis, Eric Marcus 譯者: 景翔 出版社: 開心陽光 首先,要感謝開心陽光在這本自傳一出時立即在當年(1994年)翻譯並上市,成了他們出版社的創業之作。但是,針對這樣的宣傳話語,我實在是有點不能苟同...( ̄ c ̄)y-~ 本書作者盧甘尼斯曾接受美國電視名持人芭芭拉.華特絲(Barbara Walters)及《PEOPLE》雜誌專訪,他說:「我希望我的故事能幫助那些必須面對逆境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尤其是那些正面對我以前遭遇過的挑戰的人。我也希望揭開有關同性戀者的神話,因為其中有些讓我掙扎了大半輩子,也許我能讓一個青少年因此而不致感染愛滋病。也許我能給一些陷身在不當關係中的人希望:你可以脫離,重新開始,你必須這樣做。」 我聽你在放屁! 馬的,這大概是我看過最最最... ∞ ...最令人生氣的自傳了(對,即使今天是你的生日,即使用了無限大的符號,小爺我還是很想再加一個「最」字)。 「幹!你腦殘啊!」 喔,你沒看錯,這的確是某人邊看自傳時邊發出的心得,在這之前還有一堆更難聽的情緒性字眼,要不是叫盧甘尼斯去給人幹到死算了(要用台語發音,事實上依照自傳,他還真的被ox了),不然就是很想叫人好好用大屌掌掌他的臉,看看能不能打醒他...等,一整個惱怒地把小爺所能想到的髒話都用上。 是的, 盧甘尼斯先生.是.個.豬.女 ! 我是不曉得大家對Greg Louganis(葛里格‧盧甘尼斯)熟不熟啦,但當年他在小爺幼小的心靈裡,的確佔有一個不小的地位。我還記得,當年就是他!害我心目中一直很喜愛的跳水選手 譚良德 一再而再地在大獎時錯失金牌,更讓 熊倪 晚了好久才拿到奧運大獎,當年我對他真是肚爛到了一個極致。沒想到許多年後,竟然發現他是自家姊妹,那種複雜的心情還真難以言喻。只不過,這樣擺盪的心情在看完自傳後,完.全.消.失.殆.盡。遺留的,僅是閱讀時的憤慨,以及屢屢想摔書的衝動。 拜託,自傳是寫來鼓勵人心,或是發人深省之類的,讓讀者看了心有所感吧!結果呢?講白一點,小爺只想挖糞塗牆! 李博士灌輸給我的概念之一是為人典範的重要性,這也是他把我是為奧運跳水選手形象的一部份。他會說:「你是個典範,你得過可以讓人學習的生活。」在那之前,我實在沒有過什麼可為典範的生活。(p.52) 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