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Films Contre l'Homophobie 5 Films Against Homophobia_France_2009 由於 青少年 間 同儕霸凌的恐同暴力和語言歧視 屢見不鮮, 法國 衛生部(Health & Sports Ministry)、INPES和法國付費電視台Canal+(媒體集團於1984年成立)在2009年共同合辦了一場以「 消弭恐同歧視 」為訴求的短片競賽「 Jeune et homo sous le regard des autres(他人眼中的新世代年輕同志) 」,前陣子終於成績揭曉啦(去年相關的短片競賽主題為「 Scénarios contre les discriminations(歧視的型態) 」)!這競賽由主席 André Téchiné 所帶領的評審團共同評比,一共選出五部非常好看的同志短片!有甜蜜浪漫的初戀(喔~←抱枕頭)、輕啄卻深刻烙印心中的初吻(喔喔←夾枕頭)和勇敢做自己的好自在閃光出櫃(喔喔喔←夾枕頭滾來滾去),當然也包含了青少年男女同志在小鎮、低收入郊區因出櫃所面臨的困境與心碎,錯過真得非常可惜!
2010年9月9月,一名年僅15歲的美國印第安那州少年 Billy Lucas ,選擇以上吊的方式,結束生命。對這名剛入學(印第安那州的Greensburg High School)幾週的高一新生來說,迫使他做出如此決定的關鍵,則在於同儕每天針對他的性傾向所延伸的、無止盡的嘲弄和嘻笑(事實上,Billy Lucas從未對外或跟任何朋友提及自己是否為同志,他只是被 貼上標籤 罷了)。更糟糕的是,即便Billy Lucas已然身亡,他的FaceBook塗鴉牆上,竟依舊出現恐同的侮辱及攻擊言語。 這則新聞引起了西雅圖《The Stranger》專欄作者 Dan Savage 的注意。根據他的研究, 美國10名同志高中生裡,就有9名遭受過言語或暴力的同儕霸凌,而美國LGBT青少年自殺率更是異性戀青少年的4倍之多! 對Dan Savage來說,Billy Lucas並不是最後一個因個體差異而困擾於同儕霸凌後選擇輕生的例子(美國近年不斷有同志國、高中生自殺事件傳出,最近一年裡就有13歲的Asher Brown和Seth Walsh,15歲的Justin Aaberg等等),但身為成年(而且挺過大風大浪)LGBT族群的自己,難道不能做些什麼,讓這成為最後一次犧牲?為此,他在9月底的專欄,特別引用美國著名同志政治家 Harvey Milk 的名言「 Give 'Em Hope 」作為文章標題,在專欄《Savage Love》裡回答讀者投書的同時,發起了「 It Gets Better Projrct 」活動。
為什麼這篇是亂碼啊??
ReplyDelete有嗎?
ReplyDelete我自己很ok耶~
你用[檢視]→[編碼]再一次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