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氣質】《 The Bisexual Option,異∕同之外:雙性戀》

The Bisexual Option (Haworth Gay and Lesbian Studies)_1993
異/同之外:雙性戀_2007


作者:Fritz Klein, MD(弗里茲.克萊恩)
譯者:陳雅汝
出版社:商周

間諜/雙插頭/叛徒/通殺/不忠/掩飾/腳踏兩條船/欺騙/危險/牆頭草/無恥/幹!真他媽的爽!

你認為有雙性戀的存在嗎?那個字眼才能真正描述他們呢?

他們是充滿動物性行為與享樂主義,純粹為了兩邊通吃而編造出來的團體?還是說,這不過是同志處在疑惑與過渡的階段,還未完全進化前為了說服自己的心理性安全港灣?亦或者,他們是最受污名的族群,真正說不出口、見不得光的櫃中之櫃



走進書局前,其實我根本不知道有這本書。

事實上,風光明媚的上個週末,小爺趁搭車空檔溜進書局閒晃的目的,為的是尋找Alan Hollinghurst的《美的線條》(對啦!知道有中文版後,我已經放棄看英文了...╮(﹀_﹀")╭...)。沒想到書局果然是這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之一,耍笨的某人雖然記錯時間(《美的線條》是6月8號出版,不過Tuffy大在回文中說,實際是5月29號),但東看西看、左摸右翻的結果,還是手很賤地帶了Frank Herbert的《沙丘魔堡》、京極夏彦的《姑獲鳥之夏》、Neil Gaiman的短篇選《煙與鏡》很開心地走向車站,一邊安慰自己:「唉呀,只是把下個月的書錢先拿來這個月花嘛!」。天啊...在老佛爺剁掉我的手以前,有沒有人要出版什麼「30秒的幸福戒書手札」,還是「拜託!小說根本不用買---30天快速戒掉堆書癮(附DVD)」之類的書?有的話我一定會去買!真的(喂)!

翻譯自1993年第二版《The Bisexual Option (Haworth Gay and Lesbian Studies)》《異∕同之外:雙性戀》,是商周出版社新開的書系Borderline的第一炮,看書背蝴蝶頁的地方,還預告了第二本書《另一個衣櫃:雙性戀者的生命故事與認同》(翻譯自1991年的《Bi Any Other Name: Bisexual People Speak Out》),看起來應該是會走性別研究路線?

在翻開強力標註為「雙性戀研究經典」的《異∕同之外:雙性戀》前,我承認我其實是帶著一種找碴的心態。「雙性戀」耶!即便LGBT族群裡很清楚地包含了Bisexual這個字眼,但作為一本研究(還標註為經典等級),光是定義我就覺得很困難了(先撇開需不需要定義這件事),更遑論進一步論述。當時我心想,唉,大概就是摘一些躺在椅子上的心事,編幾個好看的、可憐的,或是曲折離奇到令人嘖嘖稱奇的香豔故事,騙錢的吧!

我們只能用「能夠跟部同性別的人發生性行為而且也能夠對不同性別的人產生性慾」來定義雙性戀,因為我們在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裡都能夠發現親密的存在,因此我們就無法用親密來定義雙性戀。
(p.36)


1993年出版的《異∕同之外:雙性戀》,利用現在看來其實不算特殊的性心理光譜作為切入點,並透過性慾來定義雙性戀,某程度上是有點取巧啦!畢竟十分假(Gay)和十分真(Straight)的人會有多少?那麼,剩下的都是雙性戀了嗎?但作者在書中並不武斷地直接這麼區分,相反地,他藉由自己提出的「克萊恩性傾向量表」,強調選擇自我認同的重要性。尤其是透過案例,克萊恩博士主要在描繪,一個真正健康的雙性戀,該怎麼樣強健自我認同並活出燦爛的生活。

健全的雙性戀之所以健全,並不是因為他和不同性別的人都能建立性親密關性,而是因為他跟不同性別的人都能建立情感親密關係。
(p.52)


實話是,一個對於自己是不是雙性戀而感到困惑的讀者,並不會在這本書裡找到答案(或者是我沒找到可以作為答案的那幾句啦...^^a...)。這當然關係著性傾向本來就很難一言以蔽之的特性。《異∕同之外:雙性戀》真正讓小爺感受到的,是做為一個覺得自己有可能是/應該是/可能是雙性戀的讀者,該如何對自己的性傾向並作出正面的肯定,然後在人際關係裡追求自在的親密關係,而不是一再地以負面的字眼或情緒傷害自己。

雙性戀並不是掩飾自己身份的同性戀,也不是掩飾自己身份的異性戀。雙性戀是另外一種性表達(sexual expression)方式。雖然雙性戀同時包含了異性戀行為和同性戀行為的元素,但它本身是一種獨立的存在方式。這種存在方式並沒有比異性戀或同性戀來得更好,但也沒有更壞。

雙性戀不僅僅是性偏好,雙性戀也是社交偏好、情感偏好、行為偏好以及理想偏好。


整體來說,我很喜歡這本書提醒讀者的觀念:要注重的是「愛的品質」,而非「愛的對象」(抱歉,這句我一直翻不到我是在哪頁看到的XD)。然而,《異∕同之外:雙性戀》倒也不盡然都讓小爺看得很高興。我對作者在最後附錄了一段他所標記出來的藝術中的雙性戀頗有微詞。作者在書末的附錄A中,很貼心地為這一章所附錄的作品都寫了簡介和評註,但不知怎地,這些註解一直給我一種「只有把雙性戀寫得迷人的,才叫OK」的感覺,頗有早前評斷同志電影的味道---只要把同志寫得很糟、不堪或是負面的,都是矮化、不認同與抹黑。我其實不太喜歡這種調調,不過看在這是一本將近15年前的論述作品,我想很多例子大家看看就好,倒也不必太認真。以我微薄的閱讀量來看,我倒是很推薦Ursula K. Le Guin娥蘇拉.勒瑰恩)的《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黑暗的左手》,故事很好看,對於二元性別的觀念提醒也很易懂,非常推薦。

  • 《The Fox,狐》D.H. Lawrence(小說+電影)
  • 《Giovanni's Room,喬凡尼的房間》James Baldwin(小說)
  • 《A Sea Change,鉅變》 Ernest Hemingway(小說)
  • 《Sunday Bloody Sunday,血腥星期天》 Alex Grenville(電影)
  • 《Advise and Consent,華府春秋》 Allen Drury(小說)
  • 《Butley,巴特雷》 Simon Gray(戲劇+電影)
  • 《Death in Venice,魂斷威尼斯》 Luchino Visconti(電影)+Thomas Mann(小說)
  • 《The Front Runner,風速王子》 Patricia Nell Warren(小說)
  • 《The War Widow,戰爭寡婦》 Harvey Perr(電視劇)
  • 《Dof Day Afternoon,熱天午後》 Sidney Lumet(電影)
  • 《Portrait of a Marriage,婚姻的肖像》 Nigel Nicolson(傳記)
  • 《Teorema,定理》 Paolo Pasolini(電影)
  • 《Face to Face,面對面》 Ingmar Bergman(電影)
  • 《Gemini,傑米尼》 Albert Innaurato(戲劇)
  • 《The Shadow Box,影子盒》 Michael Cristofer(戲劇)
  • 《Orlando,美麗佳人歐蘭朵》 Virginia Woolf(小說)
  • 《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黑暗的左手》 Ursula K. Le Guin(小說)

Comments

  1. 同志論述中常見性傾向是與生俱來、不可移易的說法,用以對抗「不自然」或「需矯正」等宗教意識的觀點。我對此策略的有效性一直有點質疑。至少在中國古代,同性間的親暱互動,既被指陳為個人特殊的癖性,還往往以風尚或風俗的面貌存在。換言之,除了天生命定的因素,還可能受後天社會、文化的影響(bi、同、異的行為皆然)。像Orlando那樣性別流動的想像,對許多明、清士人而言恐怕並不陌生。情慾的觸發往往不僅靠純粹的生理衝動,更何況是人與人間更深層的交流。「規則」和「例外」的辯證關係似乎永無止境,喜歡哪個人總比喜歡哪類人重要吧(但從平權運動的立場而言則另當別論)。嗯,好像離題太遠,其實只想就個人觀點小小補充那句話:「愛的品質」發生同時,「愛的對象」才面目清晰(傻笑中)。

    ReplyDelete
  2. 講到新書,離題提一本:星海羅盤
    http://tinyurl.com/yvbfbt
    兩位作者中的男同志sm101010,
    他在BBS的版是我常去看的,
    也是看了他的經驗談後,讓我更有勇氣去試探情慾開發…

    ReplyDelete
  3. To Leavy大,

    推「喜歡哪個人總比喜歡哪類人重要」。

    不會離題啦(我本來假設這個話題都不會有人討論...^^a),不過關於環境因素,作者對於雙性戀在「親密關係」和「親密性關係」上倒是有很清楚的例子舉證。我很喜歡其中一個例子,一位作者和訪問者本人都認為自己不是雙性戀,對於「會不會和親密的同性好友發生關係」的問題,「當然可以,但為什麼需要」的回答讓我覺得很有趣(原句我既不太清楚了,書不在手邊)。因為環境的關係,你可能跟某人很要好,甚至有超越一般友誼的情愫存在,但就是不會有衝動想跟對方一再而再地發生性關係。

    其實講白了,這本書就是在教雙性戀該如何漂亮地活出自信啦!還不錯看。


    To Wayne大,

    sm101010大人的各版在哪啊?我找不到...Orz

    ReplyDelete
  4. 離題一下
    那郭浪達獎已經發表了噢
    有關雙性戀的獎項是
    Winner for BISEXUAL

    * The Bisexual's Guide to the Universe, Michael Szymanski & Nicole Kristal (Alyson)
    (我對這種書絕緣 所以這個就交給s.m.大您來看好了 XD)

    我在Mystery這部分押錯獎
    買了Backpassage
    結果得獎的是The Lucky Elephant Restaurant Orz
    我跟推理類的小說實在沒緣分捏
    小時候雖然喜歡看亞森羅蘋跟福爾摩斯
    但現在對這種小說實在是提不起勁
    這本Backpassage我也是看看停停的勉強看
    不過Backpassage應該歸類到情色小說才對
    書中男主角見一個上一個
    那個謀殺案的情節完全是插花的 Orz
    難怪沒得獎 XD

    女同小說(又)被Sarah Waters'款'走了
    為什麼我對這結果完全不意外咧 XD

    Robert Westfield'款'走男同小說跟男同新人兩項大獎 實力堅強
    我們一開始好像就沒看好Spanbauer
    如今花落別家
    不是被我們兩個"詛衰"才降子的吧? XD

    最近才買一堆書
    這本剛贏得大獎的Suspension我看要等明年才有時間把它買回來看的 ~"~a

    ReplyDelete
  5. 噗,不算離題啦!
    不過這類書我也免疫,會看這本純粹是因為它是新系列的新書,而且跟某條美麗的線同一家出版社,愛屋及鳥咩~
    (對了,中文版真的這麼糟喔?)

    不過很巧的是,我昨天也想起來跑去看了榜單,掐指一算,發現我猜了五樣,中了一樣(幽默類的My Lucky Star),真不是普通的低...^^a

    不過推理類你幹嘛買Backpassage!你該不會被羅曼史騙了吧XD。話說回來,我真的跑去買了Josh Lanyon的第一本,只能說...這根本就是情色小說...Orz

    Robert Westfield那本氣勢真的很棒耶,害我很想看。不過Spanbauer是作者的第一本書,難免會看走眼咩(好啦!我承認是因為它的封面太像青少年小說了,所以我當時直接跳過)~

    至於莎莎姐喔,拜託,輪家那本「二戰倫敦烽火同志兒女情」有入圍今年的布克獎耶!要是不得浪達也實在是太令人意外了(笑)。順便延續一下在Simone大那邊的討論,原來莎莎姐第一本《Tipping the velvet》在BBC的迷你影集,劇本也是Andrew Davies寫的耶~不過這本我一直沒看完,我到現在還停留在兩人跑到倫敦後,以雙人組模式登場然後大受歡迎的地方(1/5左右),然後我內心一直抗拒,拜託!就這樣幸福下去一輩子吧!所以被我擱著一直不想看(中間插隊的書都順利K完好幾本了,還是不希望看到某人痛苦...囧rz...)

    ReplyDelete
  6. 老實說.....會買Backpassage不是被羅曼史騙了...... 而是一時色迷心竅. *羞* 本來還以為這只是有床戲的推理小說, 沒想到看的才知道這居然是有點推理情節的情色小說 @@" 不過買都買了, 應該會耐著性子把它看完吧....~"~a

    原來是Andrew Davies把"Tipping the velvet"搬上小螢幕啊! 不過電視版的開頭我看了兩次, 但就是沒辦法繼續看下去. *攤手* 也許接下來兩人跑到倫敦的劇情會更加緊湊更吸引人吧? 等哪天有那閒情逸致再來把這片看完吧 ^^a

    我倒是很喜歡"Fingersmith". 第一部的結局大翻身, 讓我驚訝到差點從床上掉下來. 什麼叫披著羊皮的狼, 人心隔肚皮.... 這就是最佳舉證吶~ 真是太佩服莎莎姐了.

    ReplyDelete
  7. 在kkcity,
    nastykids站下.

    發現還有另一本剛上市:
    《另一個衣櫃:雙性戀的生命故事與認同》
    http://forums.chinatimes.com/art/secondedition/recom.htm

    謝謝SM大啊,我目前正和一位Bi 噯味中,很想多了解他一點。

    ReplyDelete

Post a Comment


1.留言時可用HTML標記如 <b>, <i>, <a>。
2.沒有OpenID或是Blogger帳號但還是想聊天?選用Name/URL即可輸入常用網路暱稱和你家網址(網址可不填),或是用Anonymous匿名罵俺也是可以啦XD。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放映室】5 Films Contre l'Homophobie_唯有同理、接納、認識並理解,才有消弭恐同的可能

【留聲機】Simplified message board

【放映室】รักแห่งสยาม_Song for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