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扯蛋】斷背山專區_6_觀點、焦點,隨筆還是論述?

前陣子,某號稱兩性專欄作家的彭蕙仙女士,在她自己的中時blog上貼出一篇名為〈隨筆與隨想:斷背山的另一邊〉的文章(2006-02-09),你大概很難想像一篇文章可以在短短五天內破8000人次的點閱,超過500篇的回應(好像破900快1000篇了吧),作者本人更因此洋洋灑灑再寫一篇牛頭不對碼嘴的回應,然後激起更多筆戰。加上中時blog系統(或作者)的問題而使得某些回應消失,硬是再激起另一股風暴(感興趣的可以在這一位網友「特地」因此申請blogger帳號作全記錄〈彭蕙仙的隨筆斷背山的另一邊及迴響紀錄〉)。

或許是為了凸顯同志情的唯美與高尚,《斷背山》裡的婚姻與異性戀男人一概被醜化並矮化:傑克唯利是圖的妻子、跋扈囂張的丈人;恩尼斯不解風情的妻子艾瑪,以及艾瑪再嫁的男人,弱雞一般連切肉都還要用電動刀

通篇完全令人不解(好吧!小爺是無法置信)的觀點,居然連電動刀這種用來表示Alma嫁給另一個體貼他,而且能提供較為舒適生活,苦盡甘來的手法都成了對異性戀的娘娘腔醜化(更別提文裡不可理喻的唯利是圖、不解風情...)?那我下次吃飯不可以用湯匙了,還得一腳踩在板凳上,帶點江湖味才叫時尚MAN


藍祖蔚先生曾在專欄文章〈影評人道歉〉關於國外影評引起軒然大波的事作出回應。的確,有時候讀者的確是過份偏激,將作者的「隨筆」大力撻伐,毫不在乎他「已經」有了假設前提,並告知這並不是一篇「影評」。但重點是,當你今天是坐擁絕對多數(或是媒體力量),並擁有影響力的主流群體,隨意的一篇文章都可能影響不少讀者,更別提「焦點迷失、惱羞成怒地回應」,那才是讓人無以言對的

反醜化同志聯盟對於金.夏立特的道歉啟事也表達了寬容與接納的態度,畢竟事情沒有那麼嚴重,影評人都公開道歉了,又重申無意詆毀同志,也就不必再追究了。

不信的話,我們以韓良露女士在中國時報三少四壯集專欄裡刊出一篇〈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2006.02.05)為例

兩位男角原本被分派的工作,希斯萊傑是看守營地的人(比較像女性或陰性留在家中煮三餐的工作),而游牧者傑克葛倫霍(比較像男性或陽性出外謀生的工作),但偏偏兩個人換了工作的角色,讓不會做飯的傑克葛倫霍留在營地煮炊。原著及電影這樣安排,是為了呼應日後兩個人在同志性行為中希斯萊傑的陽性角色,但同時也暗指這些角色的逆轉都只是情境的產物,因此在性行為上面提供的陰性接納的功能,在希斯萊傑的妻子身上也同樣顯現。

按照韓女士文中所說,原本有新意的觀點卻變成了異性戀傳統的陰性、陽性之類二元分類法,不正是坐擁權力進而固化其他讀者保守的最佳寫照?事實上,小爺認為這篇文章並非毫無可取之處,至少韓女士的文章從兩性的傳統觀點切入,我認為若套用在Alma身上會是個更有意義的看法。在那樣的環境下,她願意離婚、再嫁,我認為這才是傳統女性意識的覺醒,勇敢去追求己身的幸福。甚至是連她「主動」邀請Ennis來吃飯,詢問關於Jack的段落,在我看來(原著)都是一種出自於愛的關懷整部短篇我認為女性的力量在裡面是非常強大、積極而且正面的,儘管她們是受害的一方,卻能用更寬廣的心去包容。但韓女士在一份主流報紙上這樣粗暴的分類,搞不好連電影裡那兩件襯衫到底為何調換都可以解釋成Ennis終於正視自己內心的陰性慾望,通篇不斷討論Jack和Ennis的角色扮演、性愛體位,以及不夠「傳統」的牛仔刻板形象,看著那句「斷背山讓某些過著傳統、保守家庭生活的人在電影院中的黑暗中哭了起來」,不覺得這是將四隻手指指向己身,焦點錯誤、誤導,只能全然無言以對的錯誤示範嗎?

(A:...My mon and dad went to the movies last night and today they throw away my cowboy hat and toy six-guns.
B:Weird.)


觀點人人會有,也都有表達的權力。但若是因此被點出己身因不了解的恐懼而產生的不自覺暴力行為,我想無論是言語或行動,才是真正形成悲劇的造因,而彭女士的回應正是一個很顯著的示範。畢竟重點應該在於,如何能在擁有影響力的管道上,展現新穎並負責任的看法,而非一眛地將自己的信念作灌輸與護衛。比對這些原著也不知道看過沒,完全不願探討正視原著真正的精神「人與環境互動下,環境的影響與考驗」,忽略那些前提(封閉小鎮的恐同氣氛、時代的壓迫問題),一遭質疑便極力反撲(特指彭女士,還上了報紙,而且是一篇口徑與之一致的採訪),這不正是反映出原著所要展現的問題所在嗎?

這是一種現象?還是個人的信念問題?不管是「觀點、焦點,隨筆還是論述」,不都一樣嗎?


相關連結

IsaacStein網友對彭女士文章的回應〈外遇、不忠、與開放關係〉

韓良露女士系列:
2005.10.23 〈三少四壯集---盧昂的女人/韓良露〉
2005.10.28 〈回應與挑戰---為盧昂人辯/林小花(盧昂傳真)〉
2005.11.02+03 〈回應與挑戰---在地人不一定就是行家(上)(下)/韓良露〉
overlapping對上韓女士的看法〈所謂的作家〉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聲機】Simplified message board

【放映室】5 Films Contre l'Homophobie_唯有同理、接納、認識並理解,才有消弭恐同的可能

【新鮮事】Do Itailians kiss all their staight mates like this?